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
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现有将军墓地、忠孝园、孝母亭、荷花池、廉政文化长廊、纪念广场、生平事迹展厅等10多个观瞻点。
许世友将军墓地
许世友将军墓地坐落在许家洼万紫山下的来龙岭,坐北朝南,背倚来龙岭,西视五虎山。将军生前上书中央,请求死后回老家土葬,以实现其“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夙愿。经中央特批,将军久别故乡后,魂归大别山。
忠孝园
忠孝园建筑风格主要是以徽派建筑为主,整体布局合理,绿树成荫,亭台轩榭,四时有花朵,处处有景观,适合游客歇息游览。
孝母亭
孝母亭始建于2014年,是忠孝园具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许世友将军纪念馆大力倡导敬爱父母、尊重长辈的风气,以孝母亭为代表的“忠孝文化”成为忠孝园独特的风景。
荷花池
荷花池里的荷花为观赏荷花,都移自革命老区——白洋淀。古代有诗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见对荷花的赞誉之高。
廉政文化长廊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廉政警句、名言典故、古今廉政故事等宣传内容映入过往行人的眼帘,潜移默化中就接受到廉政文化教育。许世友将军纪念馆2017年打造的集教育、宣传、美化于一体的廉政文化长廊,共粘贴30余块以廉政格言警句、廉政漫画、廉政故事、廉政人物介绍等为内容的宣传展板,营造出了“跟党走,讲廉洁、甘奉献”的廉政文化氛围。
思源井
在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许家洼的村民用水都是取自于这口井,后来人们生活改善,井依然被留了下来,出水量可满足许家洼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及附近树木的灌溉用水,取名为思源,就是饮水思源的意思,呼吁吃水不忘挖井人。落其实者怀其树,饮其流者思其源。
许世友将军生平事迹主题浮雕墙
浮雕墙长25米,高4米,通体为花岗岩防锈石材质,浮雕墙记载了许世友由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共和国上将的经历,让游客深切感受将军传奇的一生。
许世友将军雕像广场
纪念广场为阶梯式五个平台。由下至上分别为广场、花池、广场。广场与花池、花池与花池中间地带以本地毛条石砌基,中间铺装鹅卵石形成四条半环形人行道。将军雕像位于最下一个广场正中间,像高2.6米,由河南雕塑书画院设计、山东莱州石雕厂雕塑,整体形状为将军背靠大山,目视前方,其寓意为:“生于大别山,死后魂归大别山”。
许世友将军故居
许世友将军故居位于许家洼东头的半山坡上,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将军出生地和许母生活地。1958年身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回家看望母亲,谢绝了当地政府的安排,依然住在这里,陪伴母亲,以尽孝道。
许世友将军生平事迹展厅
许世友将军生平事迹展厅以将军传奇的一生为主线,用图片、文字、遗物反映将军光辉一生和独特个性,其中着重体现了将军的四大特点:对党、国家、领袖的无限忠诚、战场上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战士、群众血肉相连的亲情和将军深深地孝母情怀,为人们参观和了解许世友将军提供了更详实的资料。
孝母路
1958年许世友将军思母心切,专门请假回家看望阔别已久的母亲。母亲上山砍柴不在家,许世友将军就是沿着这条小路上山寻找母亲,与母亲在这条小路相见的情形让人感动,后人称这条路为“孝母路”。有诗为赞“华夏文明古,百善孝为先,徘徊孝母路,几人称坦然?”
新县红色故事
许世友出身贫苦,幼年丧父,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参军以后,几十年戎马倥偬,为国尽忠,顾不上对母亲尽孝,他内心常存歉疚之情。1952年,他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时,请假探家一次,见了母亲,长跪不起,众人百般劝慰才把他扶起来。1959年,他为看地形又一次路过家门,见 74岁的老母亲还在打柴、喂猪,不禁泪流满面。母亲病危时,他因公务缠身,未及赶回去给老人送终,引为终生憾事。当时他发下誓愿:自己死后,一定来为母亲守坟。缘于这笔“感情债”,许世友才没有在领导干部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名。
1985年刚过元旦,许世友就交代秘书给中共中央写报告,说自己来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要求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许世友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他经常在朦胧中询问报告是否有了回复。许世友的报告送到北京,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传阅。1949年后,除了任弼时没有火葬,还没有谁要求土葬?谁也作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送给邓小平,请他拍板。
邓小平十分了解许世友的一生。他思前想后,最后感到许世友毕竟是许世友,全国只有一个,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1985年10月26日,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受邓小平委托赴南京军区,郑重传达邓小平的意见。他说:“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许世友同志之墓,位于河南省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亲,距县城3l公里。墓地在一个半山腰处,背靠着两座山相接的鞍部。西南面为许世友父母亲的合葬墓,相距约40米;东面偏北为许世友的出生地,相距约50米;正前远方是五虎山,近处是开阔的田野和一方波光粼粼的水塘。墓包高200厘米.直径350厘米。整个坟墓前方后圆,简朴庄重,长1150厘米,宽850厘米,占地面积约98平方米。墓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许世友要为母亲尽孝看坟,选择此处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现在的墓址并不是当年许世友所选定的。许世友选定的墓址.在其父母亲合葬墓的下面五六米处,意在他死后葬在母亲脚下,永远陪伴着母亲。许世友去世后,在确定墓址时,南京的有关专家经过现场察看后,认为许世友自选的墓址地势较低,雨天容易积水,不利于遗体保存。在征得家人同意后,选择了现在的墓址。许世友自选的墓址,虽然地势较低,但围绕墓址有五棵长势茂盛的松树。让人称奇的是,这五棵松树都从不同的方向弯向墓址。有人说这是“五凤朝阳”,可以守望着许将军。
许世友的墓坐落在青山绿树丛中,没有任何装饰,开始连墓碑也没有。许世友因为是进行土葬的,不合移风易俗的要求,尽管经过中央特批,但为了减少负面影响,上面规定,当时不竖墓碑。直到许世友逝世一年后,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出面提出,在许世友墓前竖立一块石碑,碑上不冠职,不记功,不叙史,只镌刻“许世友同志之墓”七个字。许世友墓前的这块石碑,就是按照王震的提议竖起来的。这块灰白色花岗岩石碑正面的“许世友同志之墓”七个大字,是由著名书画家范曾手书的;墓碑的背面,对许世友的生平有简要的介绍。
当时,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专门派人从广西的原始森林里采伐出来的楠木,做成;相当沉重的大棺材。广西是中国传统的楠木产地,在秦汉时这里出产的楠木便为北方人喜欢,因楠木做成的棺椁“千年不烂,万年不腐”。据说,楠木有很强的防腐功能,一是尸体防腐。有一个传说,过去有人在广西用楠木做好棺材,有意烧了一碗猪肉放在棺内。半个月后棺材运到北方,打开后发现,里面那碗肉还有热气,可以吃呢,由此可见楠木的防腐性能。而楠木本身不容易腐烂、变形,古代不少保存下来的古代葬具,大多是楠木做成的。
为了寄托哀思,家人在他灵柩里放了几件物品:许世友生前戴的奥米茄手表,天天收听的半导体收音机,一瓶茅台酒,一支心爱的猎枪及100元人民币。有人称赞说,这几件陪葬品选得好,有着特别的意义:酒能壮胆,枪能打鬼,钱能买路。有这几样物品在身旁,许世友走到哪里都能通行无阻。但是,有一篇题为《许世友墓地寻访记》的文章说,许世友的墓中除了这几样陪葬品之外,还有两支手枪和一只喝酒用的白玻璃酒杯。这两支手枪一支是消灭国民党74师时缴获的张灵甫的手枪,另一支是法国总统戴高乐送给许世友的左轮手枪。
张灵甫是国民党整编74师中将师长,也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其所率军队有“抗日铁军”之称,后来成为国民党王牌“模范师”。1947年5月,在著名战役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击毙。据有关资料记载,张灵甫的尸体被发现在战地主峰西侧路北40米处。他的头朝东脚朝西,仰卧在地,胸部弹痕累累。
由于张灵甫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因此华东野战军对他也是相当尊重,安葬时用的是楠木大棺材,还给他举行了仪式。时任华野6纵政治部副主任谢胜坤主持了安葬仪式。张灵甫的安葬仪式在一棵古树下进行的,楠木大棺材是从一位老乡家临时花钱买来的,原本是给家中老人准备的寿棺。当时,张灵甫还是身穿华东野战军的军服下葬的,这也堪称一奇了。张灵甫当年使用的手枪没有成为自己的陪葬品,反而在38年后成为战争对手许世友墓中陪葬品,这大概又算一奇了。
在许世友的墓地,还有一道让人惊奇的独特风景,就是在墓边台阶上放着一排排整齐的空茅台酒瓶,这都是前来悼念的人,敬献给许世友这位“酒神将军”的。据说,许世友的墓地天天有人打扫,酒瓶也每天被收走。最多时一天有lOO多个茅台酒瓶。但是,有人在许世友的墓前看到,这里的茅台酒瓶堆积如山。
除了每天有人敬献茅台酒瓶之外,在许世友墓地还有一件让人更加惊奇的事情:在许世友生前事迹展览室里展出了许世友生前收藏的一万多枚毛主席像章。“活着尽忠,死后尽孝”,这是许世友生前恪守的人生信条。他把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具体化到了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同时,也表现在收藏毛主席像章上。
许世友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展览室包括: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党,全国山河一片红,梅花欢喜漫天雪,太阳出来了和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收藏的像章共10295枚,竟没有一个是重复的。许世友生前专门安排一个警卫员,专门保管毛主席像章。不经他点头,谁也不能拿走一枚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
可以说,许世友将军生前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其品种之全、精、珍品之多,制作之精制、独特,存世之稀少、珍贵,实为国内外所罕见。这一万多枚毛主席像章,无疑让人们在重温历史、再睹将军风采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许世友赤胆忠心的情怀。
许世友墓地所在地河南新县,墓地四周2.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习武亭、许母松、孝母路、将军广场、将军大型石雕像·许世友墓地所在地河南新县,墓地四周2.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习武亭、许母松、孝母路、将军广场、将军大型石雕像、许世友将军生平展厅等景点,是人们敬拜将军的理想之地。
以上文章来源于新县文旅云
将军故里田铺创客小镇
《品读麻城》网站www.pindumc.com
编辑:高汉平 冯杨
顾问:周光辉 熊明修 李向农
投稿邮箱:2754847109@qq.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