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是夏季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盘点下比较好钓的鱼,好像就只剩下鲢鳙了。虽然白条、小翘嘴也比较好钓,但是这不算正经鱼。虽然草鱼也耐热,但是密度比较小,尤其是在自然水域中。夏季钓鲢鳙肯定是钓浮,钓浮的话在浮漂的选用上跟钓底是有区别的。想要钓好鲢鳙,一支合适的浮漂让你事半功倍。
一、选漂
选漂大致有这样几点要求,第一是吃铅量要大,吃铅量大的浮漂首先是比较适合钓远,因为大鲢鳙从不靠边觅食,一般都是找个开阔的深水区域垂钓,需要钓离岸距离较远的地方,大鲢鳙不靠边是因为满水面浅水层都有食物,所以不需要冒险到浅水活动。虽然钓鲢鳙的饵料比重轻,但是饵团大,所以饵重并不轻,吃铅量不够的话调漂的难度会比较大。除了这两点之外,吃铅量大的浮漂稳定性会比较好,风不大、走水不严重时也能固定住钓组,让钓组不会出现跑偏的现象,建议2.5克以上的吃铅量。
第二是漂尾要长,长漂尾的浮漂同样是有几个特点的,首先来说还是为了钓浮,尤其是饵重比较大的时候。其次是稳定性比较好,上下行阻力会更大一些,一些轻微的吃口会被顾虑,吃口会更加真实一些。对漂尾还有这样的建议,一定要比较清晰,因为一般都是钓钓远为主。漂尾不能太粗,否则灵敏度就不够了,鲢鳙的体型虽然大,但是进食并非咬住钩饵,所以漂相一般都不夸张,粗漂尾会过滤一些实口。不能粗还要清楚,所以对品质还是有较高的要求的。如果视力比较好,漂尾可以试试小碎目的,观察漂相会容易一些。视力不好,就不用纠结浮漂了,看得清楚才是最基本的。
展开全文
第三是漂脚要长,漂脚的长短不同重量不同,浮漂的总体重心不同,长漂尾会更重一些,浮漂的重心会靠下,这样的好处是翻身站立更快一些。还可以使用一些漂脚比较重的浮漂,比如说竹脚浮漂,不过此类浮漂现在好像并不多见了。在以往还有钢脚的浮漂,现在更是找不到了。翻身站立更快,浮漂到位更快,会让更早的漂相也能传递出来。要是翻身比较慢,吃口又比较好,那就很容易出现浮漂还躺在水面上,吃口已经有了,提竿时机根本就无法把握住。
二、调漂
钓浮在调漂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不管目标鱼是什么鱼,讲究就一个要点,挂上饵料之后漂尾还露出水面就可以了。不过浮钓鲢鳙跟钓其他的鱼类还是有区别的,实际垂钓中一般是在上钩挂饵,下钩是不挂饵的,上钩饵料雾化下沉到下钩的水层,鲢鳙在这里水层过滤食物的时候就会把鱼钩吃进去,这样就被钓到了。所以只需要挂单饵的时候浮漂出水就可以了,可以采用半水刮单饵的调漂方法,调漂的时候就可以抽窝了。调好浮漂之后开始垂钓,此时是需要抽窝的,抽窝的话都是挂双饵,而且是捏成三角形,入水就能雾化,为了确保抽窝的水层跟垂钓的水层相差不大,浮漂快没入水中的时候就要提竿了,所以单饵调漂并不影响抽窝。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